1、引言 

    ??医疗科技发展日益迅速,微创医疗、粒子医疗、分子影像等高新医疗技术的普及给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,优化了治疗体验,也提升了患者的医疗生活品质。而大量的医疗电气设备投放后,安全的电源供给随之显得格外重要,医疗电气安全问题也逐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里,相关标准规范逐步加强医疗电气安全的指导建设。

    2、传统的配电方案

    ??对于医院的0类或大多数1类医疗场所,由于无医疗电气设备,或所使用的医疗电气设备仅与人体非重要部位接触,这些场所的配电可采用TN-S系统,同时辅以常规的不大于30mA的漏电保护装置即可。对于某些1类场所如产房、血透中心、抢救室等,对设备漏电防控要求通常要远高于普通1类医疗场所,在现行的配电设计中,多采用不大于10mA漏电报警的剩余电流监测装置,监测各支路的含漏电状态。现行的常规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(以某血透中心为例):

     

    图1 某血透中心配电系统图

    ??该方案在原有运用30mA漏电保护器的基础上,提高了各插座箱漏电状态的监测,降低漏电的报警阀值(至6mA),可以较好的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。实际使用的插座箱如图2所示。其安装尺寸为500(W)×300(H)×170(D)(mm)。

     

    图2 普通墙壁插座箱

    ??然而在实际应用中,上述方案仍存在一定缺陷:首先,剩余电流监测装置通常安装在配电箱内,集中报警与显示装置通常装设于护士站内。当医疗设备在末端插座箱上使用过程中发生漏电时,现场的工作人员很难时间感知故障信息,如果继续使用,则很有可能酿成触电事故;此外,发现漏电事故后,该监测系统只能定位故障至某一插座箱,无法确定故障所在的具体插座,只得弃用整个插座箱上的所有插座,直到完全排除故障。

    3、安科瑞智能插座箱

    ??安科瑞AMIS10-J4智能插座箱在传统墙壁插座箱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升级,加入了智能监测模块,可以实时监测插座箱总进线和各支路插座的漏电状况,当某插座发生漏电故障时能发出声光报警,提示工作人员该插座存在漏电故障,应立即停止使用,或更换到该插座箱的别的插座,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故障排查。该产品适合应用于医院的手术室、产房、血透中心、抢救室,生物试验室以及其它对漏电要求较高的场所。产品的系统示意图和外观图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。

     

    图3 智能插座相系统示意图

     

    图4智能插座箱产品外观图

    说明:1)产品安装高度距地300mm;2)智能插座箱配置消音按键可去除报警音;

    3.1 产品功能及技术参数

     ●上电运行和漏电故障指示功能。插座箱上电后有运行指示,当出现漏电故障时,能发出声光报警,其中声音报警可手动关闭,但光指示须故障消除后才能熄灭。

     ●能实时监测总进线和4个支路插座的漏电流,当漏电流超过预设报警值时,发出声光报警。

     ●通讯功能。插座箱带有1路RS485通讯接口,基于Modbus-RTU协议,可通过监控装置或上位机监控软件组网监控。

    3.2 AMIS10-J4智能插座箱技术参数

    参数          型号

    AMIS10-J4


    辅助电源

    AC 220/380V


    漏电流监测

    测量范围

    0-5000mA

    测量支路

    5路,1主回路4支路


    报警范围

    6-1000mA,默认为10mA


    通讯

    1路RS485通讯接口,Modubus-RTU协议,可组网


    外形尺寸

    500(W)×300(H)×170(D) (mm)


    3.3 智能插座箱安装

    ??AMIS10-J4智能插座箱按箱体结构来分主要由前面板、后箱2个部分组成。工程现场装修时先将插座箱的后箱预埋在墙体中,并将进线管从箱体下部进线孔穿入。安装插座箱前面板时,先将插座箱进线对前面板上的进线端子可靠连接后,再用配套的四根螺钉将前面板、装饰条与后箱锁紧,便可安装完成。智能插座箱结构及前面板如图5、图6示所示。

     

    图5 智能插座箱结构图示

     

     

    图6 智能插座箱前面板构造图示

    3.4 产品应用方案

    ??由于AMIS10-J4智能插座箱带有漏电检测功能,现行的应用方案可调整为图7所示的设计方案。

     

    图7  应用系统图

    4、总结

    ??安科瑞AMIS10-J4智能插座箱,创新性地将漏电监测功能做到了配电末端,开创了剩余电流监测的新方向。其安装尺寸与传统插座箱的安装尺寸保持一致,完全可替代传统的插座箱。其一体化的功能布局,方便了电气设计,也很好的解决了末端漏电故障排查的难题,在可靠的保障了负载端用电安全的同时,也让广大电气设计人员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。